查询
电话 400-690-0031
loubo
S
服务项目 ervice Items
更多 更多
C
联系方式 ontact us
电话 0755-89335156
邮箱 sales606@cts1983.com
位置 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平安大道1号华耀城12栋605
二维码
扫一扫
获得更多信息

LWG认证咨询-LWG-1097 SCAP 2.0 经营许可证模块实操指南:资质核查与合规管理

作者: LWG认证培训辅导团队
发布时间:
阅读人数: 3

Operating Permits(经营许可证)模块实操指南


1. 模块核心定位与审核目标

在 LWG-1097 SCAP 2.0 标准体系中,“Operating Permits(经营许可证)” 模块是分包商合法运营的 “基础门槛”,核心定位是 “验证分包商具备开展皮革加工业务的法定资质,且运营活动符合环保、安全等法规要求”。该模块满分 100 分,最低合格分 65 分,审核目标涵盖三方面:一是确认分包商主体资质的有效性(如营业执照、经营许可证);二是核查排污、废物处置等专项许可与实际生产工艺的匹配性;三是验证许可证的持续合规(如有效期内、无违规记录),最终杜绝 “无证经营”“超范围运营” 等违法违规行为。
 
从行业风险来看,皮革加工属于 “重污染行业”,若分包商无有效许可证,可能面临环保部门处罚(如罚款、停产),还会牵连委托方的供应链合规性。因此,本模块的审核严格度极高,许可证缺失或不符将直接影响审核结果,需分包商重点关注。

2. 核心审核要求与实操要点

(1)主体资质审核:合法运营的基础凭证

主体资质是分包商开展业务的 “入场券”,审核员会重点核查 “营业执照、经营许可证” 两类核心文件,具体要求如下:
  • 营业执照:需在有效期内,经营范围需明确包含 “皮革加工”“皮革制品制造” 等与分包业务相关的类目,且注册地址与实际生产地址一致(可通过现场核查、房产证 / 租赁合同验证);若分包商为分支机构(如分公司),需额外提供总公司出具的 “授权委托书”,明确分支机构的运营权限(如是否可独立签订合同、承担责任)。
  • 经营许可证:根据当地法规要求办理,例如:在中国,从事皮革加工需取得 “排污许可证”(若涉及污染排放)、“安全生产许可证”(若涉及危险化学品使用);许可证需标注 “生产规模、工艺类型、污染物排放限值” 等关键信息,且需与实际运营一致(如许可证核定 “年产 10 万平方米成品革”,实际产能不得超此规模)。
实操中,分包商需注意许可证的 “时效性” 与 “关联性”:一是提前核查有效期,若许可证即将到期(剩余不足 3 个月),需及时向发证部门申请续期,提交续期申请材料(如运营情况报告、环保检测报告),避免因资质过期导致审核失败;二是确保许可证与生产工艺匹配,例如:若新增涂饰环节,需向环保部门申请变更排污许可证,新增 “VOC 排放” 许可范围,不得擅自超范围运营。

(2)排污许可证:污染排放的合规依据

排污许可证是模块的 “核心核查项”,尤其针对鞣制、涂饰等产生污染物的分包商,具体要求如下:
  • 许可范围:需覆盖分包商所有污染排放环节,如鞣制环节的 “含铬废水排放”、涂饰环节的 “VOC 排放”、锅炉运行的 “二氧化硫排放”;许可证需明确各污染物的排放限值(如 COD≤150mg/L、总铬≤1.5mg/L、VOC≤172.5g/m²),且需与当地环保标准一致。
  • 排放监测:需按许可证要求开展污染物排放监测,监测频率为 “每月 1 次”,监测项目需覆盖许可证中的所有污染物;需委托具备 CMA 资质的检测机构开展监测,留存检测报告(含检测日期、项目、结果、检测机构资质证明),检测结果需符合排放限值,若超标需立即整改(如更换废水处理药剂、优化涂饰工艺),并提交整改报告至环保部门。
  • 台账记录:需建立 “排污许可证执行台账”,记录 “排放监测数据、整改情况、许可证变更记录”;例如:若因生产工艺调整导致排放量变化,需在台账中注明 “工艺调整原因、排放量变化幅度、是否申请许可证变更”,确保台账与许可证要求一致。
需特别注意,模块对 “排污许可证公示” 有要求 —— 分包商需在生产车间显眼位置张贴排污许可证复印件,标注 “当前有效”,便于员工与审核员查看;若未公示,将扣 10 分(模块满分 100 分)。

(3)废物处置许可:危险废物的合规路径

皮革加工会产生危险废物(如含铬废皮渣、废化学品容器),模块要求分包商具备合法的废物处置资质,具体要求如下:
  • 处置单位资质:需将危险废物交由具备 “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” 的单位处置,需核查处置单位的许可证(含许可证号、有效期、许可处置类别,如 HW21 含铬废物),并通过当地环保部门官网验证资质有效性;同时,需签订废物处置合同,明确 “处置废物种类、数量、处置方式、责任划分”。
  • 转移联单:危险废物转移需填写 “危险废物转移联单”(简称 “五联单”),联单需包含 “产生单位(分包商)、处置单位、废物名称、数量、转移日期” 等信息,需由双方签字盖章,且每批次废物对应一份联单;联单需保存 18 个月以上,电子版需备份至专用服务器,避免丢失。
  • 内部管理:危险废物需在厂区内分类存储,使用专用密封容器(耐腐蚀、防泄漏),存储区域需张贴 “危险废物标识”(含废物类别、危害特性、应急联系方式);存储时间不得超过 1 年(参考《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》),需及时转移至处置单位,避免长期存储导致环境风险。
实操中,分包商需建立 “危险废物管理台账”,记录 “废物产生量、存储量、转移量”,确保 “产生量 = 存储量 + 转移量”;同时,定期核查处置单位资质,若处置单位许可证到期,需及时更换具备资质的单位,避免因处置单位违规导致自身审核受影响。

3. 评分规则与常见问题应对

(1)评分规则详解

经营许可证模块满分 100 分,评分按 “主体资质(30 分)+ 排污许可(40 分)+ 废物处置许可(30 分)” 分配:
  • 主体资质(30 分):营业执照有效(15 分)、经营许可证有效(15 分),某项缺失或过期扣对应分值,如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不符扣 15 分。
  • 排污许可(40 分):许可范围匹配(15 分)、排放监测合规(15 分)、台账完整(10 分),监测超标每项扣 5 分,台账缺失扣 10 分。
  • 废物处置许可(30 分):处置单位资质有效(15 分)、转移联单完整(10 分)、内部存储合规(5 分),处置单位无资质扣 15 分,联单缺失扣 10 分。
模块最低合格分为 65 分,若总分低于 65 分,需在 3 个月内完成整改(如补办许可证、更换处置单位),重新申请审核;若存在 “无证排污”“危险废物非法处置” 等零容忍项,直接判定为 “审核失败”,且 LWG 将通报当地环保部门,面临行政处罚。

(2)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

  • 问题 1:排污许可证未及时续期
    部分分包商因疏忽未及时续期排污许可证,导致许可证过期。应对策略:立即向环保部门提交续期申请,说明 “许可证过期原因、当前运营情况、污染控制措施”;若环保部门要求整改,需按要求落实(如升级废水处理设施),获取整改验收证明,加快续期流程;同时,建立 “许可证到期提醒机制”,在到期前 3 个月启动续期准备,避免再次过期。
  • 问题 2: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缺失
    因处置单位未及时提供转移联单,导致分包商台账记录不完整。应对策略:与处置单位签订补充协议,明确 “联单提供时限(转移后 7 日内)、未按时提供的违约责任”;定期(每月 1 次)与处置单位核对联单,发现缺失立即催促补充;若处置单位长期不提供联单,考虑更换具备良好信誉的处置单位。
  • 问题 3:许可证范围与实际运营不符
    新增涂饰环节但未变更排污许可证,导致许可范围不匹配。应对策略:立即停止新增环节的运营,向环保部门申请许可证变更,提交 “新增环节的工艺说明、污染排放预测报告、污染控制措施”;在变更期间,可委托具备资质的第三方处理新增环节产生的污染物(如委托其他分包商处理涂饰废水),避免无证排放。

4. 持续合规建议

(1)建立许可证管理体系

分包商需指定专人负责许可证管理,建立 “许可证台账”,记录 “许可证名称、编号、有效期、发证部门、到期提醒时间”;每月开展 1 次许可证合规检查,核查 “许可证有效性、运营与许可范围的匹配性、监测与台账的一致性”,发现问题及时整改。

(2)加强与监管部门沟通

定期与当地环保、市场监管等部门沟通,了解最新法规要求(如排污标准更新、许可证办理流程调整);若运营情况发生变化(如扩大产能、调整工艺),提前向监管部门咨询是否需要变更许可证,避免因 “信息滞后” 导致违规。

(3)开展内部培训

对管理层、环保专员开展许可证管理培训,讲解 “许可证申请流程、合规要求、违规后果”;对一线员工开展环保意识培训,告知 “排污标准、危险废物分类方法”,避免因员工操作不当导致许可证违规(如将危险废物混入生活垃圾)。
 
通过以上措施,分包商可有效管理经营许可证,满足 LWG-1097 SCAP 2.0 模块要求,确保合法合规运营,为委托方的供应链合规提供有力支撑。
上一章: {{articleInfo.previewNewsItem.title}} 已经是第一章
下一章: {{articleInfo.nextNewsItem.title}} 已经是最后一章
文章来源:
微信图片 {{item.name}}
热线电话 热线电话
电话号码1 18576401396 电话号码2 18038044554
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
转发网站 转发网站
在线留言 在线留言
回到顶部 回到顶部
图片 请您留言
图片
预约服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