应急预案是企业应对火灾、化学物质泄漏、硫化氢中毒等突发环境与安全事件的核心保障,不仅关乎员工生命安全与企业财产损失,更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与风险管控水平,是 LWG 认证审核的重点模块之一。
企业需制定书面应急预案,内容需全面且具针对性,至少涵盖以下核心要素:
- 应急联系人名单:明确企业内部应急管理负责人、各部门联络人以及外部应急机构(如消防、环保、医疗部门)的联系方式,确保突发情况时能快速联络。
- 潜在应急场景:全面识别皮革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,如火灾(源于皮革加工中易燃溶剂使用)、化学物质泄漏(鞣制、涂饰环节的化学品)、硫化氢中毒(生皮处理可能产生)等,针对不同场景制定专属应对措施。
- 防护装备配置:根据潜在应急场景,配备相应防护装备,如防毒面具、护目镜、防化服、应急呼吸器等,并明确装备的存放位置与取用流程。
- 疏散路线图:在厂区平面图上清晰标注应急疏散路线,包括紧急出口位置、逃生通道走向以及集合点,确保员工在突发情况下能快速、安全撤离。
应急预案需保持动态更新,至少每 6 个月更新 1 次,以适应企业生产工艺调整、设备设施更新以及周边环境变化。同时,企业每年需组织 1 次应急演练,检验预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,若无演练记录,将扣 5 分。
- 应急团队培训:企业需组建专业应急团队,团队成员需接受外部权威机构(如消防部门、专业安全培训机构)的认证培训,且每 3 年重新考核。培训内容包括应急救援技能、防护装备使用、现场指挥协调等,确保团队具备专业应急处置能力。
- 新员工培训:新员工入职后 1 周内,需完成应急流程培训,培训内容涵盖应急预案要点、应急设施位置、疏散路线以及基本防护装备使用等。培训滞后将扣 10 分,企业需建立新员工培训台账,留存培训记录。
- 预案完整性与更新情况:审核员会检查应急预案内容是否全面覆盖核心要素,是否针对皮革生产特性制定专属场景应对措施;同时核查预案更新记录,确认是否每 6 个月更新且有合理更新依据(如工艺变更、设备更新)。
- 演练记录与培训证明:审核员会核实应急演练记录(包括演练时间、场景、参与人员、评估结果等)以及应急团队成员的培训证书、新员工的培训签到表与考核结果,验证企业在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方面的执行力度。
- 应急设施与装备配备:审核员会现场检查防护装备、应急工具(如灭火器、消防栓、泄漏处理 kits)的配备情况,确认其是否与应急预案中规定的配置一致,且处于完好可用状态,是否定期进行检查与维护。
- 科学编制与动态更新应急预案
- 成立由安全、环保、生产等部门人员组成的应急预案编制小组,深入调研企业生产工艺、设备设施与周边环境,全面识别潜在应急场景,制定贴合实际的应急预案。
- 建立预案评审机制,定期(每 6 个月)对预案进行评审,结合企业实际变化(如工艺调整、新设备引入)及时更新,确保预案的科学性与有效性。
- 强化应急演练与培训
- 制定详细的应急演练计划,明确演练时间、场景、参与人员与评估标准,每年至少组织 1 次全流程演练,演练后及时总结复盘,优化预案与应急处置流程。
- 与外部权威机构合作,为应急团队提供专业培训,同时利用内部培训资源,开展新员工应急流程培训,建立培训考核机制,确保培训效果。
- 规范应急设施与装备管理
- 按照应急预案要求,配置齐全防护装备与应急工具,明确存放位置并设置明显标识。
- 建立应急设施与装备检查维护制度,定期(如每月)进行检查、清洁与维护,留存检查记录,确保设施装备始终处于可用状态。
- 建立应急管理台账
- 设立专门的应急管理台账,记录应急预案更新、应急演练、人员培训、设施装备检查维护等情况,确保在 LWG 审核时能提供完整、清晰的证明材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