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询
电话 400-690-0031
loubo
S
服务项目 ervice Items
更多 更多
C
联系方式 ontact us
电话 0755-89335156
邮箱 sales606@cts1983.com
位置 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平安大道1号华耀城12栋605
二维码
扫一扫
获得更多信息

LWG认证咨询-LWG皮的追溯性虽然未强制,在最终客户的关注之下,取得溯源分类越来越重要

作者: LWG认证咨询团队
发布时间: 2010-02-09
阅读人数: 83
基于皮革制造商审核场景中对材料可追溯性的评估需求,以下将从可追溯性类型细化定义、评分逻辑设计、审核操作要点三个维度展开,形成可落地的评估框架,帮助精准衡量材料追溯至屠宰场 / 屠宰场组 / 收集点的比例。

一、四大可追溯性类型的核心差异与适用场景

首先需明确各类型的 “追溯精度”“验证依据” 及 “适用供应链场景”,避免审核中混淆判定标准,具体差异如下表所示:
 
可追溯性类型 核心定义(追溯精度) 关键验证依据 适用供应链场景 追溯优先级(从高到低)

物理

可追溯性

可通过物理标记定位至单个屠宰场(1 对 1 精准追溯) 生皮 / 皮肤上的物理标识,如:
- 专属印章(带屠宰场唯一编码)
- 激光雕刻标记(不可篡改的屠宰场 ID)
- 金属 / 电子标签(需与屠宰场信息绑定)
正规供应链(具备标准化屠宰、标记能力的屠宰场) 1(最高)

记录

可追溯性

可通过书面 / 电子记录定位至单个屠宰场(1 对 1 精准追溯,无物理标记) 全链路记录文件,需形成闭环,如:
- 屠宰场出具的《生皮出库单》(含唯一屠宰场代码、生皮批次)
- 物流运输单(关联屠宰场与皮革厂的批次对应关系)
- 皮革厂入库台账(明确记录每批材料对应的屠宰场 ID)
正规供应链(屠宰场无物理标记条件,但具备完善的记录管理体系) 2

集团

可追溯性

可通过物理 / 记录方式定位至一组屠宰场(多对 1 聚合追溯,无法拆分单场) 两种验证路径:
1. 物理路径:生皮标记为 “XX 屠宰场集团编码”(如 “ABC 集团 - 001 批次”)
2. 记录路径:《供应协议》明确 “材料来自 XX 集团旗下 3 家屠宰场”,且记录可证明材料仅源于该集团
正规供应链(屠宰场为同一集团下属,共享供应链管理体系,暂无法拆分单场追溯) 3

区域

可追溯性

可通过地理信息定位至特定收集点(仅适用于非正规屠宰,无屠宰场概念) 地理参考文件,需明确 “收集点边界”,如:
- 收集点的《地理坐标证明》(如经纬度范围)
- 非正规供应链的《材料收集台账》(记录收集点名称、收集日期)
非正规供应链(无标准化屠宰场,材料从分散收集点汇总) 4(仅非正规场景适用)

二、材料追溯比例的评估与评分逻辑

审核核心是计算 “具备某类可追溯性的材料量占总材料量的比例”,并结合追溯精度设定评分权重,最终形成综合得分。

1. 评估前提:明确 “材料总量” 与 “追溯单元”

  • 材料总量:审核周期内(如 1 个月)皮革厂接收的全部生皮 / 皮肤总量(以重量或数量计)。
  • 追溯单元:按 “批次” 划分(同一屠宰场 / 集团 / 收集点在同一时间交付的材料为一个批次),每个批次需单独验证可追溯性类型。

2. 比例计算:分类型统计追溯覆盖率

对每个可追溯性类型,计算其覆盖的材料量占比,公式为:
 
某类型追溯比例 = (该类型覆盖的材料总量 ÷ 审核期内材料总总量)× 100%
 
示例:某皮革厂 1 月接收材料 100 吨,其中:
  • 物理可追溯材料 30 吨 → 物理追溯比例 30%
  • 记录可追溯材料 25 吨 → 记录追溯比例 25%
  • 集团可追溯材料 20 吨 → 集团追溯比例 20%
  • 区域可追溯材料 15 吨(非正规供应链)→ 区域追溯比例 15%
  • 无追溯材料 10 吨 → 无追溯比例 10%

3. 评分设计:按追溯精度设定权重,总分 100 分

基于 “追溯精度越高,供应链透明度越高” 的原则,为各类型设定不同权重,无追溯材料记 0 分。具体评分公式为:
综合得分 = (物理追溯比例 ×40) + (记录追溯比例 ×30) + (集团追溯比例 ×20) + (区域追溯比例 ×10)
(注:权重可根据品牌 / 行业的追溯要求调整,如对 “单个屠宰场追溯” 要求更高,可提高物理 / 记录追溯的权重)
沿用上述示例计算得分:
综合得分 = 30%×40 + 25%×30 + 20%×20 + 15%×10 = 12 + 7.5 + 4 + 1.5 = 25 分

4. 评分等级划分(参考)

根据综合得分,将材料追溯水平划分为 5 个等级,用于审核结论判定:
 
综合得分区间 追溯水平等级 审核结论描述
90-100 分 优秀 几乎全部材料可精准追溯至单个屠宰场,供应链透明度极高
70-89 分 良好 大部分材料可追溯至单个屠宰场 / 集团,仅少量需区域追溯(非正规场景)
50-69 分 合格 半数以上材料可追溯,但精准追溯(物理 / 记录)比例偏低,依赖集团 / 区域追溯
30-49 分 待改进 仅少量材料可精准追溯,大量材料依赖低精度追溯或无追溯,需优化记录体系
0-29 分 不合格 材料追溯覆盖率极低,供应链透明度差,存在合规风险

三、审核操作要点(避免评估偏差)

  1. 验证 “追溯真实性”,避免虚假记录
    • 物理可追溯性:需现场核对生皮标记与屠宰场备案编码是否一致(如查询屠宰场官方标记数据库);
    • 记录可追溯性:需验证 “出库单 - 运输单 - 入库单” 的批次编码一致性,避免断链;
    • 区域可追溯性:需实地核查收集点的地理范围,确认材料未超出该区域。
  2. 区分 “正规 / 非正规供应链”,避免类型误用
    • 仅非正规供应链的材料可采用 “区域可追溯性” 评分;正规供应链(有明确屠宰场)的材料若无法追溯至单场 / 集团,需归为 “无追溯”,不可套用区域追溯。
  3. 动态跟踪比例变化
     
    建议按季度 / 半年度重复评估,对比追溯比例的提升 / 下降趋势,判断皮革厂是否持续优化追溯体系(如从 “集团追溯” 逐步升级为 “记录追溯”)。
通过以上框架,可系统化完成 “材料追溯比例评估”,既明确各类型追溯的覆盖情况,也能通过评分量化皮革厂的供应链透明度,为审核结论提供数据支撑。
 
 
 
上一章: {{articleInfo.previewNewsItem.title}} 已经是第一章
下一章: {{articleInfo.nextNewsItem.title}} 已经是最后一章
文章来源:
微信图片 {{item.name}}
热线电话 热线电话
电话号码1 18576401396 电话号码2 18038044554
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
转发网站 转发网站
在线留言 在线留言
回到顶部 回到顶部
图片 请您留言
图片
预约服务